“想在北京周边买房,又不想啃老,该怎么决策?_资讯_易房客苏州站

“想在北京周边买房,又不想啃老,该怎么决策?

2024-06-01       浏览次数:92
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  记得16年年中的时候,曾经有一个山东的周记小伙伴向我咨询,关于买房的事情。绿城明月江南售楼部小编我当时正好在关注房价,同期也在置换。我给出的意见是:如果真的是刚需,建议尽快入手。

  半年之后,房价涨得离谱,我的置换成了大家口中的神操作,而那个周记小伙伴因为及时买房上了车也专门做了感谢。

  当然,不是说我对自己的建议有信心,而是要想清楚自己在做决定背后,最核心的决策逻辑。

  如果是刚需,如果有首付能力,建议还是出手。

  但,这个是基于当时很明显的货币政策放水、市场上扬情绪和那个小伙伴的经济能力来提供的建议。

  从目前你的状态来看,我可能无法再给出倾向性意见,还是说说决策逻辑的事情吧。

  第一,对于“啃老族”的顾虑。

  说实话,我当时买房有着同样的顾虑,总觉得“不应该让父母掏钱,不应该做一个啃老族。”结果,在12年的时候,其实父母都一直在说让我尽快找房子,我都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,当时我妈脑子很活,让我去找那种可以先租后买的房子(当时刚毕业一年之后才有北京户口才能买房),提前出协议,租一年然后按照当时价格一年后买房,价格锁死。我嘴上答应着,但心里还是有排斥,觉得不想花父母太多钱,但后来的事情是,13年房子大涨,我用了父母更多的钱买了更小的房子。后来我问中介是否可以像我母亲说的那样操作,他们说12年的时候房价停滞,好多人都是这么做的……肠子都悔青了,哈哈哈。

  网上很多文章,会把“啃老买房”说成是一件极其恶劣的事情,感觉年轻人让家长买房就是一种十恶不赦,我觉得大可不必被这种观点洗脑。

  换一种思维,爸妈攒了那么多钱,给你买房了,或许不是一种消费,而是一种投资呢?

  在房价如此高的时代,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买房的时候是轻轻松松的,一定是咬紧牙关逼自己一把,但上车之后回头看,就觉得庆幸。

  从父母角度看,对孩子的爱,不出意外的话,有一大块心病就是“买房”,这一点不是你作为儿女足够体谅,要求他们不用买房就能解决他们的心病的。

  那么,为什么不把这件事看作是“父母的一次投资”,而不是父母的一次消费呢?

  再换句话说,孝顺的我们,为什么不能把父母的这次投资看做是一次借贷呢?——父母借给我一笔钱,然后我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,之后赚更多的钱回馈他们,把钱还上。

  想到这里,对于“啃老族”的顾虑就会小很多。

  给你一个具体操作,和爸妈可以签一份协议,写上你会在多少年之后,将爸妈的钱连本带利一起还上,父母一定不同意,觉得自家人这么做太“生分”,但是对于你来说,其实是一种解脱,因为你可以因为这份合同,而放下顾虑,同时也是一种激励。(即使爸妈不同意,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写一份单体合同,和未来的自己做一个约定)

  只有顾虑解决了,才能更理智地思考接下来要不要买房的问题。这一点非常重要!

  第二,永远要找那些专业的人去解决专业问题。

  说实话,我很感动。买房是一件大事,你来问我,一定是很信任我,很感谢。

  但是,说实话,你问错人咯~

  哈哈哈,我既不是房地产专业,又不太懂房地产行业,我的判断也仅仅是基于不系统的自我学习和道听途说而来的,所以,我的建议恐怕真的无法给出最佳路径。

  你应该问的,是那些从业者和专业人士。

  你一定会说,怎么找?路径很多,我列几条:

  首先,你可以去看大牛人士的文章。

  一定有唱多和唱衰两派,但两派的文章你都要看,买房是人生中一次足够重大的决定,必须下功夫而不是简单的靠着直觉去处理。

  我看过很多人,对于一些重大决定却不愿意下功夫研究和思考,反而对买一双鞋之类的小事货比二十八家,各种斤斤计较,这就是一种思考的懒惰。

  其次,去找一些专业人士的公开演讲。

  为什么我在本周拾遗里经常推荐一些好的演讲,就是因为那些专业人士的演讲一定是极高信息密度的,需要去认真研究。比如,最近任志强的一篇关于房价的演讲,比如最近樊纲的一篇演讲,其中都提到了房价的一些内容,都非常有价值。

  再次,要想办法找专业人士咨询。

  互联网给人最大的便利之一,就是更好地做人与人之间的链接。比如在行等一些平台,很多房地产专业人士都有在行平台,可以直接交钱做咨询。

  相信,这些途径会让你对买房这件事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。

  注意,这些功课不一定会让你作出最正确的决定(比如你买完房之后房价又跌了……),绿城明月江南售楼部小编而是说,在做完这些功课之后,你可以对自己所作出的选择问心无愧且可以承担责任。

  当想清楚利害得失之后,想清楚最佳和最差结果之后,作出决定,最终的结果都是自己可以承受的,这一点才是做功课的最重要原因。

  而不是,仓促作出决定之后,房价下跌,自己后悔。

  这其实不是买房的逻辑,而是我们做出重大决定的逻辑。一旦这件事重要性足够高,就一定要让自己有能力承担这个责任。

  同时,也供其他小伙伴参考。

  提示一点,看一篇文章或者听一次演讲,最核心的是去思考演讲者和写作者最重要的逻辑是什么?而不仅仅是搜索“房价要涨要跌”的信息。比如任志强的这篇演讲,可能有些东西我们看不太懂,但却发现他在讲一个故事的是如何思考的。

  比如,我在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整理的阅读笔记是这么写的:

  第一,数据说话。任大炮几乎所有演讲都离不开数据,有些人拿数据当做一种摆设,而任老则真的把他当做一种揭示真理的工具。

  第二,多维度思考。很多关键词都是思考结果的输入,比如“地区发展差异”、“国家政策调整动机”、“中美贸易战”、“城市化”、“房产税”。

  第三,大道理都很简单。任老做了一个比喻,房价就像水里的葫芦。为什么要控制房价,就是因为会涨才会控制,如果不涨的话,为啥要控制?这和摁水里葫芦是一个意思。多么简单的大道理。

  最后一句:

  底层的决策逻辑才是王道,其他都是浮云。


打赏
凡注明"来源:易房客"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,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关键词:

0相关评论

热点楼盘

更多